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动之窗  >> 环球赛事  >> 查看详情

吃大盘鸡染H7N9死亡?两散布谣言嫌疑人已被抓获

来源: 中国汽车文化网  日期:2017-03-11 11:06:39  点击:119 
分享:

  深圳再现H7N9谣言 两散布谣言嫌疑人已被抓获 疾控专家重申熟食不传染H7N9病毒

  散布谣言嫌疑人邹某、许某

  近日一则“深圳男子因吃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的谣言传遍网络,记者发现同样一则谣言早在几年前已经出现过,甚至传遍全国多个省市。深圳龙岗警方昨天通报表示,前天晚上已经将传播该谣言的两名男子抓获。深圳疾控中心专家重申,吃煮熟的禽类不会传染H7N9病毒。

  吃大盘鸡感染H7N9谣言再现

  2月21日,一则谣言满天飞:“深圳市南岭村一男子昨天下午在商业街饭店因吃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姓名郝爱军,年龄43岁,孩子1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胡海兵已经被隔离。紧急通知,暂时别吃鸡肉、鸭肉,因深圳市5570头家禽已感染。扩散,此消息属实。”该消息在各大微信群、朋友圈内疯传,造成不少市民群众恐慌,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

  记者以“大盘鸡”“H7N9”作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发现雷同的谣言曾出现在内蒙古、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地区,可谓是大江南北都有这个谣言的身影。其中谣言的内容基本一致,都是有名有姓,而且时间、地点详细,文中一定会强调属实无疑,不仅在网络、微博上疯传,在业主群、学校家长群里都出现过。

  两造谣者为美发店同事

  “警方首先向疾控部门进行核实,随后发现在全国类似的谣言很多,内容一样,只是地点更换了。”深圳龙岗公安分局公共关系处柳科长告诉记者,龙岗网警经过摸排查询到在龙岗区范围内最早传播这则信息的是南岭村一家美容美发店的员工,其中员工许某最早将信息挂到微博上。

  龙岗警方昨天通报,警方获得信息后立即介入调查,并及时发布辟谣信息。经过缜密侦查,警方在前日晚上迅速锁定了涉嫌散布谣言的邹某、许某(二人为同一美发店同事),并于当日晚上将两人抓获。

  经审查,邹某、许某交代了自己传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目前,邹某、许某分别被依法行政拘留5天、3天。“许某未满18岁,对他处以行政拘留3天不予执行,许某称信息来源是同店的同事邹某。”柳科长透露。邹某被警方抓获后,自称是关心朋友。柳科长表示,在公安机关查处多宗类似谣言案件中,嫌疑人往往处于好奇、好玩的心态发布信息,没想到信息发布会引发恐慌。

  疾控专家:

  煮熟的食物不会感染H7N9

  大盘鸡在深圳颇受欢迎,在禽流感疫情高发期还能吃鸡、鸭吗?深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盘鸡可以吃,但是要吃得安全。“不直接购买活禽或者直接接触活禽可以说都是安全的。”此外,吃煮熟的食物也不会感染H7N9病毒。

  谣言说到参与抢救的医生也被传染了,那么H7N9可以人传人吗?据深圳疾控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表示,H7N9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而甲型流感病毒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相对容易发生变异,而疾控中心的工作之一就是监控H7N9病毒是否发生变化。“目前该病毒仍然是禽源性,并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相关文章

  • 最高法第三巡回法庭揭牌 三巡庭长:六类案件不受理 最高法第三巡回法庭揭牌 三巡庭长:六类案件不受理

    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李婧)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在江苏南京揭牌,巡回法庭随即正式办公。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第三巡回法庭庭长江必新介绍,第三巡回法庭依法不受理的案件类型有六类,当事人和来访群众在到巡回法庭相关诉讼业务前,可以事先拨打最高人民法院热线电话了解巡回法庭的受案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第三巡回法庭庭长江必新介绍,第三巡回法庭于2016年12月26日实现全庭人员整编入驻,并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在人员配备、机构设置、运行... [阅读]

  •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召开会议 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召开会议 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重点整治、突出地区督导会。会议总结了当前全国重点整治、突出地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打击治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督导和部署。会议强调,各地公安、检察机关要更新办案理念,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推进防范、打击、治理一体化机制建设,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会议上,最高检、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听取了被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 [阅读]

  • 一只矿泉水瓶 曝出造假大案(美丽中国・热点) 一只矿泉水瓶 曝出造假大案(美丽中国・热点)

      蔡华伟绘   核心阅读   日前,环保部公开通报了一批环保数据造假案件。环保监测数据,是环保执法的基础。然而,环保数据造假现象却长期存在、屡禁不止,且手段越来越隐蔽。遏制环保数据造假,需要让造假行为付出更大代价,真正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一名黑衣男子潜入企业监控站房,快速撬开氨氮在线监测设备的门,将监测仪器的取样管插入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瓶内,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这不是电影里... [阅读]

  • 重庆涪陵多措并举深化基层平安建设 重庆涪陵多措并举深化基层平安建设

      “探头站岗,鼠标巡逻”,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层治安防范工作;构建“三调联动”大调解体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积极创新侦查办案手段,构建多警种协同作战机制……这是重庆市涪陵区为深化平安建设而创新的一系列举措。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重庆市涪陵区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涪陵区委、区政府把平安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抓落实,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确保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让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从2015年至今,涪陵区共排查矛盾纠纷1810件,化解1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