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⑦以贵族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騑,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启新洋灰公司厂房
鲜卑乞伏氏在汉魏时自漠北南出大阴山,迁往陇西并定居于此。前秦主苻坚在位时,乞伏鲜卑酋长、国仁父乞伏司繁被命为镇西将军,镇勇士川(今甘肃榆中东北)。司繁死,国仁代镇。肥水之战,苻坚败亡,国仁招集
张居正
德国占领胶州湾刻石
(郭平梁)
不久,匈奴统治集团内讧,五单于争立。宣帝五凤元年(前57),终于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呼韩邪单于于甘露三年(前51)降汉,觐见汉宣帝刘询。西部郅支单于西迁至康居住地,役使近旁乌孙、呼揭、丁零诸小国;元帝建昭三年(前36)被汉将陈汤等击杀于楚河上。郅支既灭,呼韩邪于竟宁元年(前33)再次朝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昭君)嫁呼韩邪,号“宁胡阏氏”。从此匈奴不断朝汉,并遣子入侍,和平相处凡四十余年。王莽执政,降低对单于的待遇,阻止乌桓等向匈奴纳税,于是匈奴重又入侵。一度北边空虚,不断为匈奴所蹂躏。
《罪惟录》
禹
供养菩萨像 敦煌莫高窟328窟西夏壁画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
杂泛差役
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汉武帝刘彻曾用安车去征聘枚乘,以后如贡禹、龚胜,都是被皇帝指名征聘至京师的。皇帝下诏指名征聘,往往是由于被征聘者在社会上颇负声望;或是出于大臣的推荐。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汉时人也称为辟召、辟除。辟召制在东汉尤为盛行,公卿以能招致贤才为高,而俊才名士也以有所依凭为重。
相邦是助王治理国政的高官,既要综理百事,又要依百官之功过而进行赏罚,掌握了不小的权力。但他们的地位并不稳固,只要不称职或是触犯了君主,随时可以被免除职务。
(郑则民)
《元和姓纂》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所》一页
农民起义军的浩大声势,使鼎州的地主豪绅十分恐
《元朝名臣事略》
冶铁和金属制造业 景宗在夏州东境曾置冶铁务,管领铁矿的开采和冶炼。现存安西榆林窟的西夏壁画中有锻铁图,图中二人持锤锻铁,一人在竖式的风箱后鼓风。1976年在夏王陵区出土的鎏金铜牛,形体硕大,重达一百八十八公斤,形态逼真,显示了当时高超的冶铸工艺水平。
(1880~1971) 1920~1926年湖南军政首领。字夷午、彝五,号炎午。湖南衡山人。1880年1月11日(清光绪五年十一月三十)生。湖北方言学堂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振武学校及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科。1905年加入同盟会。
张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