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赛事活动  >> 焦点资讯  >> 查看详情

北斗原子钟: 用北京时间为世界定位

来源: 中国汽车文化网  日期:2017-03-11 16:17:06  点击:129 
分享:

北京1月9日电(赵竹青 操春燕)在今天举行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荣获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作为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核心载荷星载原子钟的研制单位,研制的高精度原子钟已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成为本次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奖单位之一。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研制氢、铷、铯三种原子钟的单位,二院203所已经为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交付了13个批次26台星载铷钟,并且创造了所有批次零故障运行记录。随着一次次原子钟搭载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星载原子钟的研制技术,完全摆脱了国外导航技术的束缚,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完全自主建立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

原子钟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心脏,其为卫星系统提供高稳定的时间频率基准信号,决定了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测速及授时的精度,是一个国家能否具备独立发展导航系统能力的核心技术之一。

我国在北斗系统推进之前,原子钟技术基础非常薄弱,原子钟产品全靠进口。进口钟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关键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将使北斗系统存在巨大的潜在隐患。

从北斗导航系统工程研制开始,二院203所作为传统的原子钟研制单位就瞄准国际一流的高性能高可靠的星载铷原子钟。原子钟的工作原理涉及量子力学、电学、材料学和热学多个学科,各项指标要求相当苛刻。作为二代导航系统中研制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原子钟向来受到型号老总们的“特殊关照”,被北斗导航卫星总师称之为“可歌可泣”的产品。

为了达到技术指标,二院203所铷钟研制团队可谓是卯足了劲,从立项之初,项目团队成员一起挑灯夜战,方案论证、技术攻关、试验验证,一路上困难重重,总体方案和电路方案一再调整和优化。他们展开头脑风暴,开拓创新,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优化,实现了整机高信噪比信号的输出,实现了微波信号的低噪声、高稳定性,达到了铷钟轻量化、小型化指标要求,并使得产品的寿命大大提高,满足十几年的使用寿命要求……

一项项关键技术攻关,一个个技术创新,终于研发出了我国第一台符合要求的星载铷原子钟,拥有自主可控技术的星载铷钟在2007年上天服役,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钟。

为了提高北斗导航定位精度,2015年,二院203所研制的国内首台星载被动氢原子钟顺利交付卫星总体并随卫星成功上天且在轨运行正常,是我国星载原子钟领域和导航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目前,二院203所正在开展星载铯原子钟的研制工作,期待将来为北斗导航系统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赵忠贤屠呦呦获最高奖

屠呦呦:一生倾情青蒿素

潜心超导50年“北京的赵”成为“世界的赵”

86岁诺奖得主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推动国家科技奖励回归“推荐制”

国家科技奖增强评审透明度 最高奖候选人首次纳入公示范围

27位改变中国命运的科学家都说过啥

 

相关文章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达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总产值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阴和俊表示,17个国家自创区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武汉东湖、湖南长株潭、四川成都等国家自创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数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2016年1-11月... [阅读]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计划于4月中下旬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意味着我国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收官之战揭开序幕。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肖建军摄)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 [阅读]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评审的通过标志着SKA天线的研发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SKA的工程研发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SKA天线的后续研发和SKA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据悉,天线(Dish)工作包是在SKA的11个工作包... [阅读]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油工程全流程贯通。 该工程采用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费托合成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与产油能力等关键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实验室历时30余年坚持不懈的创新结晶。 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百万吨级煤炭间接液化工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