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休闲娱乐  >> 汽车艺术  >> 查看详情

恋车癖,你不懂的汽车艺术

来源: 中国汽车文化网  日期:2022-04-13 14:30:23  点击:230 
分享: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新展《恋车癖》(Automania)将于7月4日开展,以探索20世纪汽车文化的艺术和设计。

MoMA一直在挖掘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工业设计,1951年推出的展览《八辆车》(Eight Automobiles)将汽车设计变成了一件严肃的事。《恋车癖》继承了这一传统,以博物馆收藏的10款车为特色,包括大众Type I,经典车型甲壳虫。

甲壳虫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当时的他受命于希特勒,让他造出一款平价的“人民汽车”,但是二战使产能十分受限。1972年,这款车才得以在全球销售,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车型。

“恋车癖”一词来源于1963年为了庆祝汽车迎来了黄金时代,而推出的一部动画短片《恋车癖2000》,影片讲述了未来科学家的创造能力越来越强,到了2000年,驾驶员在路上一堵就是几年,地球被一群能够不断自我繁殖的汽车统治了,将未来的汽车幻想成了一场噩梦。

《恋车癖》也反映了影片里影射的矛盾。这一展览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索了20世纪的汽车文化。除了一些历史车型参展之外,它还展出了一些早期的汽车广告,著名设计师弗兰克·劳埃德·莱特(Frank Lloyd Wright)的汽车设计草图等。

 

毕加索铜雕《狒狒与婴儿》

毕加索的铜雕《狒狒与婴儿》(Baboon and Young,1951),由毕加索利用从自己小儿子那征用来的两辆玩具车,拼成了狒狒的头部。狒狒怀里抱着一个人类小孩,并用“汽车的精华”哺育着他。该展的首席策展人朱丽叶·金钦(Juliet Kinchin)和他的同事保罗·加洛韦(Paul Galloway)、安德鲁·加德纳(Andrew Gardner)(也是策展团队中的一员)在展品介绍中写道。

 

拉斯查《标准加油站》


如果说《狒狒》传达出了人们对汽车的痴迷,那么美国艺术家埃德·拉斯查(Ed Ruscha)则提供了一个对待汽车文化的不一样的视角。拉斯查反复为加油站作画,就像莫奈画干草堆一样。《恋车癖》展出了他的《标准加油站》(Standard Station,1966),画中有一个巨大的、梦幻的建筑,线条简洁,没有窗户,映衬着橘色的天空,没有汽车,也没有人。

 

沃霍尔《橘色汽车撞了14次》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63年的作品《橘色汽车撞了14次》,作为他《死亡与灾难系列》(Death and Disaster)的新作。

该作品尺寸巨大,约高9英尺,宽14英尺。左半部分是将一张车祸现场的照片被反复重叠了14次,取材于报纸上一张致命车祸的新闻。右半部分是纯橘色。沃霍尔指出:“多次目睹灾难会使人情感麻木。可当你近距离观看时,它的恐怖会让人震惊。”策展人金钦说:“同时,沃霍尔从中创造了一些美的东西。”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