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品牌博览  >> 品牌采风  >> 查看详情

创变: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百年历史

来源: 中国汽车文化网  日期:2017-03-11 15:06:58  点击:114 
分享:

法国皮埃尔・朱利安《让・德・拉封丹大理石雕像》

作为《断臂维纳斯》、达・芬奇油画《蒙娜丽莎》和《胜利女神》等世界名品的安家之所,历经八百年沧桑的法国卢浮宫,曾牵引世人多少年的想象与向往?在中法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的今天,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再度携手,1月13日至3月31日在国博举办了“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大展。多样性的馆藏呈现以及细致的学术梳理,在为公众还原卢浮宫前世今生的同时,无疑也对中国的博物馆建设提供了启示。

从古老的王宫到现今拥有四十万件世界艺术品收藏的博物馆,卢浮宫已被视为法国的象征与骄傲。因此,作为三年后在国博的又一次亮相,审视自身在八个世纪的历史沉浮中如何不断激发旺盛的生命力,便是本次展览的旨归。126件套展品来自卢浮宫八个部门和欧仁・德拉克鲁瓦博物馆的收藏,配以有序的说明,探讨了卢浮宫的成长与蜕变轨迹。这种自我审视的背后,更折射出法国八百年来历史与艺术的交织,即各历史时期王室、权贵、艺术家和收藏家之间的关系。

如同中国的故宫,卢浮宫成为卢浮宫博物馆的蜕变起点正源于王室收藏。所以,展览以法国各时期的国王像及其藏品展现为脉络,意在带领观众走进那段在皇家趣味引领下进行王室收藏的历史。

卢浮宫的生命,起于十二世纪末十字军东征时期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为军事防御之需,在塞纳河北岸建起的具有政治权威象征的卢浮防御城堡。就是从这时起,无论是封建还是共和,法国每一位元首,都不断在对这座宫殿进行修缮和充实――十四世纪,查理五世将防御城堡改造为豪华宫殿,使其正式成为皇家珍玩和档案的收藏之所;1546年,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原城堡的基础上按照文艺复兴风格建造起新的王宫,保留至今;此后历时三百余年,经过近十位君主不断扩建,最终形成一座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除了外在建筑规模的变化,卢浮宫也以王室收藏为始,不断充实藏品。十六世纪,醉心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北欧写实主义艺术的弗朗索瓦一世,开启了君主进行艺术品定制和购藏的先河,不仅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带到法国,更为法国日后的艺术发展与收藏打下基础。相传,达・芬奇就是这一时期受皇家之邀去法国创作时将《蒙娜丽莎》带到了法国。此后,法国历代国王都通过艺术品定制和购买来彰显其个人艺术趣味以及其政治影响力,贡献最大者当属路易十四。路易十四不仅建立了新王宫凡尔赛宫使卢浮宫成为展示皇家藏品之地,而且还实行积极的艺术扶持政策――大量购买欧洲各派精品绘画以及素描作品,并制定艺术家委托政策进行创作,进而构建起以油画、素描、工艺品和古代文物为主的卢浮宫核心收藏;同时,他在卢浮宫中筹建了绘画与雕塑学院,培育了一大批艺术名家。此时的卢浮宫,已然成为艺术展示、艺术流派纷呈的场所。

进入十八世纪,卢浮宫在历史的潮涌中进一步蜕变。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将王室收藏汇聚到卢浮宫并使之成为国家收藏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卢浮宫于1793年对公众开放,成为公共博物馆。这一转变意义非常,不仅使卢浮宫馆藏得以进一步充实――教堂和贵族家庭的大量艺术品作为国家财产进入卢浮宫博物馆,而且卢浮宫作为民众受教化的场所,重新激发时代活力。虽然这种局面在1798年拿破仑入驻卢浮宫时被打破,但拿破仑依然在充实馆藏――他从被占领国带回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等时期的艺术精品,并将卢浮宫建成欧洲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随着君主制的彻底瓦解,这座置身法国古老王宫之中的博物馆成为了“国家博物馆”的坐标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法国密特朗总统支持的“大卢浮宫”计划,不仅让卢浮宫完全剥去政治功用成为单纯的博物馆,而且完善了其作为大型博物馆应具有的空间和功能,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与古典的宫殿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为这座博物馆再注活力,更为法国博物馆的现代转型提供了灵感。转向国家收藏后,卢浮宫的藏品来源也进一步丰富:约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考古发掘,为卢浮宫带来了大量近东和中东地区、苏美尔文明、伊朗苏萨地区等的艺术品收藏;同时,很多收藏家也将个人收藏捐献给博物馆。卢浮宫由此成为拥有文物价值最高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构建起丰富的收藏体系。

丰富的馆藏,“光辉照耀着国家”。一方面,不论是展出的国王像还是法国伟人雕像系列,展品审美格调的变化,印证了八百年中伴随卢浮宫浮沉的国家历史风云,那里有王室的谋略和文化选择,以及从封建向共和转型中社会文化趣味的变迁。另一方面,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各种艺术风格的名家作品展出,既可以从宏观窥见法国数百年的艺术思潮递变,也可以从微观审察这种递变的内在动力――除了政治影响,还有艺术自身的选择,如普桑和鲁本斯油画的对比展出,展现了以其为代表的两派关于色彩的探索,以及对欧洲绘画的影响。丰富的馆藏,也与世界文明的历史相互辉映。不论是其所囊括的欧洲各时期的艺术,还是古埃及艺术、中国的青花瓷等,观众在领略各文明所建立起的美学的同时,也可以窥见数百年间法国与他国的交流史。

如今,卢浮宫博物馆依然在创新中不断激发活力――继续丰富馆藏、强化学术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并扩大规模:欧仁・德拉克鲁瓦博物馆和杜伊勒里花园相继纳入,新的伊斯兰艺术部展厅落成、卢浮宫朗斯分馆对外开放,并不断举办展览走向世界。回首数百年的积累,卢浮宫彰显出的,正是其在保护国家文化遗产上所付诸的努力――既有对国家收藏的不断扩充,又有其应时代步伐强化公共化、专业化的内外优化和创变。

波斯阿契美尼德时代王宫内《弓箭手彩釉砖》

相关文章

  • 香港苏富比2017安迪沃霍、林风眠中西大师齐上阵 香港苏富比2017安迪沃霍、林风眠中西大师齐上阵

      苏富比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将于4月2日在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除了常设的“现代亚 洲艺术”、“当代亚洲艺术”及“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版块以外,本季晚拍更首次带来重要西方当代艺术作品,不单有国际知名艺术家如安迪・沃霍(Andy Warhol)、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及亚德里安・格尼 (Adrian Ghenie)等之作,更同场呈献其他炙手可... [阅读]

  • 毕加索番茄静物即将上拍伦敦苏富比 毕加索番茄静物即将上拍伦敦苏富比

        1944年夏天,毕加索与玛丽・特雷斯(Marie-Therese)生活在还处于纳粹占领中的法国巴黎,有一天,他为家中窗台上的番茄植物画了一幅静物,既反映了当时食物紧缺、人们不得不自己种植农产品的现实,同时还以富有生机的色彩和成熟果实的意向表达了人们强烈的意志力。那个时候,番茄是这座城市窗台和阳台上最常见的东西。   由于被纳粹列为黑名单,毕加索在战时的画作被禁止展出。如今,这幅画将在3月1日伦敦苏富比(微博)举办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rdq... [阅读]

  • 金槌拍卖师金铃告别佳士得 金槌拍卖师金铃告别佳士得

      佳士得中国首位拍卖官、为佳士得敲下中国纪念性首槌的拍卖师金铃,日前正式离开佳士得中国,到英国苏富比(微博)艺术学院进修艺术与商业方向的课程。   “感谢佳士得在这四年时间里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让我可以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拍卖特长。”金铃说,“因为佳士得,我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一流的艺术品和世界一流的拍卖,有机会能够跟世界顶级的机构合作,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在艺术领域造诣的不足,所以在2017年的大半年时间里,我将停下来为自己充电,加深对艺术历史和艺术市场的了解,强化语言能力,希... [阅读]

  • 闲说《红楼梦》里的古董:贾府的衰败和文物也有关 闲说《红楼梦》里的古董:贾府的衰败和文物也有关

      《红楼梦》是一部技术门槛很高的小说,要模仿还真不容易。除了在故事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诗词搭配等方面让后人难以企及之外,小说中关于中医、收藏、书画等方面的描写,也是其技术高度的集中显现,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对贵族生活不熟悉,没有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这些个高大上的场景靠想象是无法完成的,例如《红楼梦》里的古董收藏也折射了贾府的贵族光彩,我们且来看看。文/刘黎平   不简单:从古董商的角度分析贾府的兴衰   《红楼梦》说的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生活,然而,其小说是从小户人家和普通草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