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品牌博览  >> 品牌采风  >> 查看详情

王谔及其《秋江归舟图》考

来源: 中国汽车文化网  日期:2017-03-11 15:07:00  点击:185 
分享:

近年来,宋元画真迹因稀少而价格飙升,也因价格飙升,而藏于民间或海外之珍品不断出现。继后,深受藏家喜爱的明清宫廷画家的作品,也相继面世。日前,笔者有幸见到了从日本回流的明代中叶宫廷画家王谔所作《秋江归舟图》。欣喜之余,特作小考记之。

(图一)王谔 秋江归舟图

明王谔《秋江归舟图》(图一),绢本,纵142.5厘米、横72.5厘米,左上角有“秋江归舟,明王谔真迹。辛卯,杨新题”。杨新先生为著名书画鉴定家,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主要负责书画鉴定。关于《秋江归舟图》,杨新先生认为:该作品虽无王谔落款,仅右上角盖有朱文“王谔”一印,而印也仅仅作参考。作为宫廷画家,历代如此。很多作品,无款无印。而王谔的作品,与宋代的马远极为相似,故明晚期至清代,书画“交往者”见到王谔的无款作品,往往加上马远之款。此《秋江归舟图》,可能在王谔在世时,已经传入日本。故还未被加款,当为传世王谔之山水精品,值得研究。

据笔者考:王谔所处的时代,是明朝经济正处于发达时期,同样对东南亚贸易也十分活跃。此时,中国与日本的商业、文化交流亦为频繁。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日本画家、高僧雪舟及其好友夫良心来到中国,观摩中国历代名画和当时名家作品。又数年,日本的策彦两度来中国,时称“今之马远”的宫廷画家王谔,以《送别图》相赠,画上还款书“直武英殿锦衣指挥王谔写”。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日后日本喜爱王谔之画的原因所在。此外,喜爱王谔之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日本人喜唐朝服饰、宋人绘画,而绘画犹喜梁楷、马远,因王谔恰好是马远的传承者。

王谔(1462―1544,一说1457―1530),明代画家。字廷直,奉化(今浙江奉化)人,世居奉化城内西锦里。弘治(1488-1505)初以绘事供事仁智殿。据《宁波志》载:善山水,师同里萧凤先生。凡唐、宋名家作品遍临。故奇山怪石,古木惊湍之类,尽得其妙。并以画名冠东南。其画树石多著烟霭之态,势如泼墨,而无四面枝干丛生疏密之意。时孝宗好马远画,曾赞王谔云:“王谔今之马远也。”武宗朝(1506-1521)升至锦衣千户,钦赐图书花带,白金文镪。后以疾乞归,家居,年至八十余。王谔的山水画较之马远,笔触更细,又稍有放笔,是明代中期院体画风格的代表人物。

《秋江归舟图》画面开阔,房舍与篱笆、秋树与山坡相得益彰,画面出现的人物,比传统的王谔其他作品要多,反映出画家对秋季的兴趣、对丰收的渴望。图下近景除主人外,有竹莲蓬内及篱笆门口的孩童,还有右下角的芦花打鱼人。而中景至远景,是归舟主人的房舍;还有两处高士行走。远处高山间庙寺浮于眼前,非常写实。整幅画面宁静、恬淡,生活气息十分浓郁。是图是画家与大自然交融为一体的情感写照,笔墨流畅,继承了马远、夏圭的画风而又有新意,实乃传世之佳作也。

(图二)马远 对月图

王谔的《秋江归舟图》所描绘的情景,无论是人物、水波、船、亭、台、楼、阁;还是山、石、树的皴法,与王谔《月下吹箫图》、《寒山图》、《溪桥访友图》极为相似,图中既有前人马远、夏圭的风格,又有画家自己的立意。如《对月图》为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二),是马远的名作,描绘了一位高人在崇山峻岭间邀月共饮的情景,其山峰高大,是画家马远惯用的斧劈皴,浓淡墨色并用,苔点密集,山势雄伟。山腰间右上方,挂有明月一轮。悬崖边画有一棵斜拖着枝杈的老松。山下左侧崖石间伸出几棵虬曲的老松及杂树,松枝垂挂,藤蔓伴随而茂密。松树下一位高人仰头望月,举杯畅怀。马远的树石皴法,往往采用侧锋劲“刷”而成,即笔迅疾而劲健并尽兴、尽势、尽力挥笔,使树干挺拔,既瘦又硬,犹如钢丝劲弯。故马远所作树干之形,出枝往往斜向拖长。这些特征,在王谔的《秋江归舟图》中已显端倪。但此图中王谔的人物衣着线条明显区别于马远,马远的人物衣着线条相对圆润,而王谔则提按更为分明。

(图三)马远 水图・洞庭风细

王谔《秋江归舟图》的水波,在马远的基础上有所变化,马远画水波是建立在展子虔、李思训、赵值幕础上。王谔在画《秋江归舟图》的水时,线如丝发,变化多端,虽细粗不匀,而流畅无比,不同的手法,表现了不同水波。此法与故宫博物院藏马远的《水图・洞庭风细》(图三)极为相似。波浪细密组成,线条起伏变化,由近而远,水天一色。但王谔《秋江归舟图》之水波略带90°之转笔法,粗看类同,实是有别。

(图四)王谔 月下吹箫图

再论济南市博物馆藏王谔《月下吹箫图》(图四),在构图上采用了南宋马远、夏圭的手法。月下高士吹箫之神态逼真,虽不作全景式构图,但取景简洁而明朗。楼阁临江,古木参天。月色朦胧,松影绰绰而回味无穷。其高士与楼阁相映,若身处世外桃源。其树石皴法,与王谔《秋江归舟图》类同。

(图五)王谔 寒山图

又山东博物馆藏王谔《寒山图》(图五),其山石与《秋江归舟图》一样,多作斧劈皴。所画雪景,不落俗套,行笔简洁而意境高古。是图雪山巍巍而危崖殿堂;古树盘错,叶亦多为凋零。画家通过描写在高山与严寒之间高士出行的场面,虽甚为艰难,却反映出画家的情趣与追求。其群雀伏于树枝,亦增添了强烈的生活气息。故《寒山图》和《秋江归舟图》,同是典型的明代山水画杰作。

(图六)王谔 溪桥访友图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辑入《中国历代名画集》王谔的《溪桥访友图》(图六),构图上采用了南宋马远俗称“马一角”的方式,南宋院画主要是利用主景与山势和彼此交错来强调纵深感。这里王谔则偏重于通过主山下留有巨大的空间,表现出桥、行人,及松下室内主人翁迎候友人的到来。诚如清帝乾隆在画面右上角题咏赞赏道:“古树盘错,叶多凋零。山道上行旅者趱行。山石多作斧劈皴,间以粗笔横斜扫擦,笔力劲健,笔触清晰,深得宋人画法。树枝恣意挥毫,笔墨飞动而刚健。树上一片寒鸦,打破了深山的寂静。危崖殿堂,经营亦妙。全画气势宏伟,写雪而不落俗套”。《溪桥访友图》在1958年6月,印刷单片作为宣传年画发行,但原作不知藏在何处。

王谔的绘画作品除上述提到外,传世的还有《瑞雪凝冬图》、《踏雪寻梅图》、《江阁远眺图》、《观瀑图》、《雪岭风高图》,等等。著作有《学画启蒙》、《论书画总鉴》。

(作者俞建良 系昆山市昆仑堂美术馆馆长)

相关文章

  • 香港苏富比2017安迪沃霍、林风眠中西大师齐上阵 香港苏富比2017安迪沃霍、林风眠中西大师齐上阵

      苏富比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将于4月2日在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除了常设的“现代亚 洲艺术”、“当代亚洲艺术”及“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版块以外,本季晚拍更首次带来重要西方当代艺术作品,不单有国际知名艺术家如安迪・沃霍(Andy Warhol)、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及亚德里安・格尼 (Adrian Ghenie)等之作,更同场呈献其他炙手可... [阅读]

  • 毕加索番茄静物即将上拍伦敦苏富比 毕加索番茄静物即将上拍伦敦苏富比

        1944年夏天,毕加索与玛丽・特雷斯(Marie-Therese)生活在还处于纳粹占领中的法国巴黎,有一天,他为家中窗台上的番茄植物画了一幅静物,既反映了当时食物紧缺、人们不得不自己种植农产品的现实,同时还以富有生机的色彩和成熟果实的意向表达了人们强烈的意志力。那个时候,番茄是这座城市窗台和阳台上最常见的东西。   由于被纳粹列为黑名单,毕加索在战时的画作被禁止展出。如今,这幅画将在3月1日伦敦苏富比(微博)举办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rdq... [阅读]

  • 金槌拍卖师金铃告别佳士得 金槌拍卖师金铃告别佳士得

      佳士得中国首位拍卖官、为佳士得敲下中国纪念性首槌的拍卖师金铃,日前正式离开佳士得中国,到英国苏富比(微博)艺术学院进修艺术与商业方向的课程。   “感谢佳士得在这四年时间里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让我可以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拍卖特长。”金铃说,“因为佳士得,我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一流的艺术品和世界一流的拍卖,有机会能够跟世界顶级的机构合作,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在艺术领域造诣的不足,所以在2017年的大半年时间里,我将停下来为自己充电,加深对艺术历史和艺术市场的了解,强化语言能力,希... [阅读]

  • 闲说《红楼梦》里的古董:贾府的衰败和文物也有关 闲说《红楼梦》里的古董:贾府的衰败和文物也有关

      《红楼梦》是一部技术门槛很高的小说,要模仿还真不容易。除了在故事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诗词搭配等方面让后人难以企及之外,小说中关于中医、收藏、书画等方面的描写,也是其技术高度的集中显现,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对贵族生活不熟悉,没有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这些个高大上的场景靠想象是无法完成的,例如《红楼梦》里的古董收藏也折射了贾府的贵族光彩,我们且来看看。文/刘黎平   不简单:从古董商的角度分析贾府的兴衰   《红楼梦》说的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生活,然而,其小说是从小户人家和普通草根... [阅读]